纪录片聚焦中国能源央企绿色转型与创新实践,展现能源央企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“向绿而新”的成就,体现国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担当。
《装甲山河 碳路中国》先导片
《装甲山河,碳路中国》第一集:装甲山河
《装甲山河,碳路中国》第二集:碳路未来
《装甲山河,碳路中国》第三集:绿链新生
大型科技系列纪录片《装甲山河 碳路中国》
该纪录片分为三个篇章,分别为“装甲山河”、“碳路未来”、“绿链新生”。纪录片聚焦中国能源央企绿色转型与创新实践,展现能源央企在新一轮能源变革中“向绿而新”的成就,体现国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担当。
系列纪录片第一集以《装甲山河》为名,集中展现了不同地貌下,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用光伏板“装甲山河”,伫立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第一线,镜头聚焦雪域高原、海洋和荒漠三大“工程险地”,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,大面积的光伏板延展铺就,一座座新能源电站拔地而起,改善当地经济民生,助力光伏发电逐渐成为“主力能源”。
央视网系列纪录片第二集《碳路未来》聚焦能源央企科技创新,全景呈现能源央企携手华为在“度电必争”之路上的科技创新与硬核实践。
光伏作为中国新能源布局的核心力量,正深度探寻生态治理与能源开发协同共进的创新路径。
由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央视网联合“五大六小”发电集团共同打造的《装甲山河碳路中国》系列科技纪录片正式收官上线。镜头聚焦九大重点基地电站,围绕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,讲述央国企引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,探秘光伏产业背后的创新科技。
从世界屋脊到千家万户,才朋光伏项目不仅是能源革命的里程碑,更是民族团结、乡村振兴的纽带。它用技术与温度,书写着雪域高原的绿色未来。
国华HG14海上光伏项目,作为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,通过优化施工设计、引进先进创新技术,研究破解海上新能源发展技术壁垒,积极打造智能化海上示范光伏电站,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。
库布其沙漠作为我国第七大沙漠,新能源开发条件优越,有着丰富的阳光资源和风力资源,有着广阔的未利用沙地,这是建设新能源基地的很大优势,于是人类萌生出“光伏+治沙”的梦想……
四川省甘孜州,扎拉托桑雪山之巅,世界第三极的边缘之地。这里有着全球已建最大、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。水光和谐共舞的背后,是源于对生态的观察和理解。
光伏发电也并非是完美的能源,如何将这种“任性”的新能源以高比例并入电网,是光伏产业发展之路上亟需升级的重要一环。在湖北荆州,一项极具行业前瞻性及试验性的储能项目正在积聚能量……
当我们谈起新能源,总是忍不住将目光投向祖国的西部。在那里,阳光与风流动成光影的诗篇,将自然之力转化为人类前行动力。而在新疆三塘湖,华润电力携手华为数字能源正在引爆一场能源变革。
玉湖电站“渔光互补”项目的成功探索,显示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。通过人工智能、数字技术,实现智慧化电站的全面升级,更将为清洁能源的未来注入澎湃活力。
在大庆的冻土之上,黑色的石油曾书写着辉煌的历史。在能源转型面前,他们始终不忘能源报国的初心,把新能源业务并入主业发展,加快智能化绿色化改造,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孜孜不倦。
乌兰布和沙漠的故事,正在被“光伏+治沙”重新书写。从荒漠到绿洲,从破坏到修复,这片土地正在用它的方式,讲述着一个关于希望与重生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