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环境治理 中国答案》 第二集:“双奥之城”,一起向蔚蓝

来源:央视网 | 2023年03月24日 17:56
央视网 | 2023年03月24日 17:56
原标题:
正在加载

上世纪90年代末,北京地区频繁出现重度污染天气。1998年,北京全年天气达标的天数只有100天,占27.4%。

杜少中,2000年到北京市环保局工作;2003年,他成为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。

杜少中接受央视网记者专访

杜少中说,2001年,北京在申办夏季奥运会时,提出了“绿色奥运”的理念,这使得北京乃至全中国必须找到城市发展和环境治理的最佳平衡点。但是,本世纪初的十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时期,当时,北京的一年的建筑开复工面积1亿平方米,是整个开复工面积总和的6倍。北京的大气污染是复合型、压缩型、集中型,治理难度可想而知。

经过7年的环境治理,北京需要交出一份让世界满意的答卷。

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,国际社会对北京环境保护、空气质量等情况空前关注,杜少中也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。那段时间,他接受了1400余名记者的采访,举办了100余场新闻发布会,向世界说明北京的环境情况,让公众对北京奥运期间的环境质量放心。

2008年8月8号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,就在这一天,杜少中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、最难忘的一场新闻发布会,因为这天早晨没有出现期待中的蓝天,并且空气能见度不高。但让杜少中欣慰的是,北京奥运会期间,北京的空气质量天天达标,兑现了承办奥运时的承诺。

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杜少中参加新闻发布会

2015年7月31号,北京成功获得了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,成为“双奥之城”。此时的杜少中已经从北京市环保局离任,担任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委员会副主任。

2022年,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,北京冬奥会也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“碳中和”冬奥会,而对于中国环境治理这不是一个终点,而是一个新的起点。

杜少中认为,两次奥运会,他个人感觉最大的不同是信心的改变,冬奥会期间,他的内心在自信、骄傲、自豪的基础上,还增加了一份轻松:因为从国家到公众再到自己,他都充分相信北京一定能办好这次冬奥会,除了综合国力不断增强,公众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。

从雾霾到蓝天,从小心翼翼的承诺到引领世界的标准,北京成为了中国环境治理的缩影,中国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,完成了西方国家几十年才实现的环境目标,这就是中国环境治理给予世界的答案。

编辑:赵雪松 责任编辑:
点击收起全文
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
|
返回顶部
更多精彩
精彩图集
正在阅读:《环境治理 中国答案》 第二集:“双奥之城”,一起向蔚蓝
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
手机看
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
A- A+